里仁篇 第四

主要讲什么是仁德以及仁德的重要性。

← 返回首页目录
4.1子曰:“里⑴仁为美。择不处⑵仁,焉得知⑶?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住的地方,要有仁德这才好。选择住处,没有仁德,怎么能是聪明呢?”

4.2子曰:“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,不可以长处乐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居于穷困中,也不可以长久地居于安乐中。有仁德的人安于仁[实行仁德便心安,不实行仁德心便不安];聪明人利用仁[他认识到仁德对他长远而巨大的利益,他便实行仁德]。”

4.3子曰:“唯仁者能好人,能恶人⑴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只有仁人才能够喜爱某人,厌恶某人。”

4.4子曰:“苟志于仁矣,无恶也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假如立定志向实行仁德,总没有坏处。”

4.5子曰:“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。贫与贱,是人之所恶也;不以其道得之⑴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恶乎⑵成名?君子无终食之间违⑶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发大财,做大官,这是人人所盼望的;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,君子不接受。穷困和下贱,这是人人所厌恶的;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抛掉它,君子不摆脱。君子抛弃了仁德,怎样去成就他的声名呢?君子没有吃完一餐饭的时间离开仁德,就是在仓卒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,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。”

4.6子曰:“我未见好仁者,恶不仁者。好仁者,无以尚⑴之;恶不仁者,其为仁矣⑵,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。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?我未见力不足者。盖⑶有之矣,我未之见也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我不曾见到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。爱好仁德的人,那是再好也没有的了;厌恶不仁德的人,他行仁德只是不使不仁德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。有谁能在某一天使用他的力量于仁德呢?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。大概这样人还是有的,我不曾见到罢了。”

4.7子曰:“人之过也,各于其党。观过,斯知仁⑴矣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[人是各种各样的,人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。]什么样的错误就是由什么样的人犯的。仔细考察某人所犯的错误,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式的人了。”

4.8子曰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早晨得知真理,要我当晚死去,都可以。”

4.9子曰:“士志于道,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读书人有志于真理,但又以自己吃粗粮穿破衣为耻辱,这种人,不值得同他商议了。”

4.10子曰:“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⑴也,无莫⑴也,义之与比⑵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,没规定要怎样干,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干,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,便怎样干。”

4.11子曰:“君子怀德,小人怀土⑴;君子怀刑⑵,小人怀惠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君子怀念道德,小人怀念乡土;君子关心法度,小人关心恩惠。”

4.12子曰:“放⑴于利而行,多怨。”

【译文】 孔子说:“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,会招致很多的怨恨。”

4.13子曰:“能以礼让为国乎?何有⑴?不能以礼让为国,如礼何⑵?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?这有什么困难呢?如果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,又怎样来对待礼仪呢?”

4.14子曰:“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⑴。不患莫己知,求为可知也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不发愁没有职位,只发愁没有任职的本领;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,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好了。”

4.15子曰:“参乎!吾道一以贯⑴之。”曾子曰:“唯。”子出,门人问曰:“何谓也?”曾子曰:“夫子之道,忠恕⑵而已矣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参呀!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。”曾子说:“是。”孔子走出去以后,别的学生便问曾子道:“这是什么意思”曾子道:“他老人家的学说,只是忠和恕罢了。”

4.16子曰:“君子⑴喻于义,小人⑴喻于利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君子懂得的是义,小人懂得的是利。”

4.17子曰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看见贤人,便应该想向他看齐;看见不贤的人,便应该自己反省,[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。]”

4.18子曰:“事父母几⑴谏,见志不从,又敬不违⑵,劳⑶而不怨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侍奉父母,[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,]得轻微婉转地劝止,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,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,虽然忧愁,但不怨恨。”

4.19子曰: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父母在世,不出远门,如果要出远门,必须有一定的去处。”

4.20子曰:“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⑴。”

【译文】暂无译文

4.21子曰:“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:一方面因[其高寿]而喜欢,另一方面又因[其寿高]而有所恐惧。”

4.22子曰:“古者言之不出,耻⑴躬之不逮⑵也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古时候言语不轻易出口,就是怕自己的行动赶不上。”

4.23子曰:“以约⑴失之者鲜矣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因为对自己节制、约束而犯过失的,这种事情总不会多。

4.24子曰:“君子欲讷⑴于言而敏于行⑵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,工作要勤劳敏捷。”

4.25子曰:“德不孤,必有邻⑴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,一定会有[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做]伙伴。”

4.26子游曰:“事君数⑴,斯辱矣;朋友数⑴,斯疏矣。”

【译文】子游说:“对待君主过于烦琐,就会招致侮辱;对待朋友过于烦琐,就会反被疏远。”

书香四溢 · 尽在纸书

如果您有所收获,请考虑购买正版纸质书籍,以作深入研读与收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