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谈阔论:孔融的智慧

机智应对,名声大噪

← 返回典故列表

东汉末年,名士李膺声望极高,拜访他的人非当代名流或世家宗亲不能入内。年仅十岁的孔融,为了见他一面,便独闯李府门前,对门吏说:“我是李府君的亲戚。”

被带入堂上后,李膺好奇地问:“你与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?”孔融不慌不忙地回答:“我的祖先孔子,曾拜您的祖先老子(李耳)为师。因此,我和您也算是世交了。” 在座的宾客无不为他的机智称奇。

这时,一位名叫陈韪的官员后到,听闻此事后不以为然地说:“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。”(小时候聪明,长大了未必有出息。)孔融立刻反唇相讥:“想君小时,必当了了。”(这么说来,想必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?)一句话让陈韪尴尬不已,也让孔融的才思敏捷传为佳话。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孔融的聪慧,也体现了古人对知识传承与人际关系的巧妙理解。

典故来源

主要来源: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
次要参考: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

相关《论语》章句

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几个人同行,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。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,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。”

——《述而篇 第七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