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SDK

每日论语、论语查询、我的论语笔记

《论语》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汇编,由孔子门生及再传弟子集录整理(疑为曾参弟子),是儒家重要经典。南宋朱熹将其定为四书之首并做集注,明清科举更不出四书,论语的影响由此深远。论语中的教育、道德、伦理、政治思想和言语已经深深融入华夏文化的血脉和思维。今通行本《论语》共20篇,约1.2万字。

孔子(公元前551—479年),名丘,字仲尼,终年七十二岁。远祖是商人,周灭商后封于宋。先祖孔父嘉是宋国宗室,后代出奔到鲁国。伟大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思想的奠基人,被誉为"万世师表"。

📅 每日论语

论语二十篇

论语核心解读

孔子对曾参说:"吾道一以贯之。"曾参告诉其它同学说:"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"(4.15)"吾道"就是孔子自己的整个思想体系,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,必然是它的核心。分别讲是"忠恕",概括讲是"仁"。孔子自己曾给"恕"下了定义:"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"(15.24)这是"仁"的消极面。另一面是积极面:"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"(6.30)

— 杨伯峻

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,推己之心以及人谓之恕。

— 钱穆

孔子思想的核心,一般都说是'仁',综合下来一分为二,一是'为仁由己',把自己当人;一是'仁者爱人',把别人当人...仁的核心就是'忠恕'。'尽己曰忠',忠也就是为仁由己;而所谓恕道,恕也就是仁者爱人。

— 刘勃《匏瓜》

论语典故

高谈阔论:孔融的智慧

年仅十岁的孔融,如何凭借“祖先之交”的机智言辞,赢得与大名士李膺的会面?又如何用一句“想君小时,必当了了”反击非议,名声大噪?

查看详情 →

半部论语治天下

北宋名相赵普,据传仅凭半部《论语》便辅佐太祖平定天下。这一典故背后,蕴含着怎样的为政智慧与实践力量?

查看详情 →

两个“叶公”

成语“叶公好龙”让我们认识了一个表里不一的叶公,但《论语》中的他却是一位勤于政事、受人爱戴的君主。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?

查看详情 →

德之贼:孔子为何厌恶“乡愿”

在乡里有口皆碑的“老好人”,为何被孔子称为“德之贼”?了解“乡愿”这一概念,看穿那些没有原则的“伪善”。

查看详情 →

论语著作推荐

书香四溢 · 尽在纸书

论语译注

杨伯峻 著

论语新解

钱穆 著

匏瓜

刘勃 著

樊登漫画《论语》

樊登读书团队 著

嵌入代码

使用说明: 复制下方代码,粘贴到您网页的 HTML 中即可。

        
代码已复制到剪贴板!